自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强军思想,深刻指出智能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对退伍士兵文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一背景下,从“营门”到“校门”的转变,退伍军人面临教育环境、文化背景、角色定位的快速变化,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进一步推动“三全五导”育人体系的全面贯彻执行,成为帮助退役复学学生快速适应校园环境,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内生动力。就业向导作为“三全五导”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价值和社会责任的使命。通过精准的就业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技能培养等多维度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人生观,提升综合素质,推动学生在毕业后顺利实现从校园到社会的高效过渡,进一步增强其服务社会和贡献国家的能力与意识。为更好地落实“三全五导”文件精神,实现退役军人学生高质量就业,法学院党总支书记姜虹、副书记魏薇、行政管理系主任陈士斋一行,前往寮步镇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开展走访交流。双方就党支部共建、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学习、就业等实际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与合作,旨在为退役大学生顺利融入校园、实现人生新起点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法学院党总支书记姜虹表示,高校退伍大学生是社会的重要人才资源,其政治素养、纪律意识和奉献精神对青年学生成长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学院始终坚持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搭建实践育人平台,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此次与寮步镇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的探讨与合作,既是推进党建与思政工作深度融合的积极探索,也是进一步推进学院“三全五导”育人平台建设,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质量的关键举措。她提出三点合作方向:一是深化党建共建,通过组织联建、活动联办、资源共享,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退伍军人先进事迹宣讲常态化;二是联合开展“退伍军人进校园”宣讲活动,邀请优秀退伍军人分享军旅生涯与奋斗故事,厚植学生家国情怀,进一步鼓励在校大学生报效祖国,推动退伍军人宣讲活动长效化;三是建立退伍复学大学生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志愿服务和社会调研机会,同时依托学院专业力量为退伍军人提供法律咨询、职业规划等服务,实现双方合作联动化。
寮步镇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负责人梁主任对法学院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并高度认可校地合作模式。她表示,退伍军人群体中蕴藏着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与实践经验,未来将积极支持双方在退役大学生党建活动、就业指导、政策宣传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探索退伍军人服务与高校育人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
法学院党总支近年来持续以“三全五导”理念为引领,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通过构建校政企协同育人机制、实践教学等方式,推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精准对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此次走访进一步明确了校地合作路径,后续双方将通过党建引领,联合开展以“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为主题的党日活动、通过“老兵故事会”等形式弘扬革命精神的宣讲活动、组织“强基赋能”就业向导等“三全五导”特色型培训活动,并为学生开辟设立“退役军人事务实践教育基地”,将基层治理一线转化为思政教育生动课堂,让学生在服务社会中坚定理想信念,引导学生深入认识社会发展动态与趋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强化社会实践能力,提升职业素养,帮助退役复学大学生在就业择业过程中做出符合时代需求的选择。关注退役学生在创新创业、毕业实习等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提供思想指导与实践支持,引导学生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推动个人与国家发展的有机结合。同时,利用学院和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资源为学生推荐优秀就业单位,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培养出厚德务实、知行合一的新时代法治人才,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贡献青春力量。
(一审:贾莘 二审:黄璀 三审:姜虹 终审:叶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