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东莞城市学院“幸福的金钥匙——积极心理学”精品课堂迎来一位特殊讲师——东莞市残联副主席、肢残人协会会长王灿基。他以《力量,来自心灵》为题,用“蹲行人生”的传奇经历,为师生们进行了一场震撼心灵的“积极心理学”公开课。
王会长出生于东莞厚街镇的一个贫困家庭,8岁时8岁患上小儿麻痹症,双腿失去了行走的能力。面对命运的挑战,他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在家人的支持和一位好老师的关怀下,通过顽强的斗志与打不死的自信心,不断过关斩碍,克服无法继续学业、寻找工作屡屡受挫等重重困难,实现了从一线工人到技术人员,从打工到独立创业,从独立创业受挫到最终实现商业上成功的一次次人生的跨越。
更令人敬佩的是,王会长并没有忘记回馈社会。他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立志用自己一路走来的励志经历去触动更多的人们去挖掘自己心灵的能量,激励无数残疾人士勇敢追求梦想。迄今为止,王会长演讲场次已经超过1000场。他的故事打动着每一位听众,让人们面对挑战时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并勇敢追寻自己的梦想。
课堂上,同学们全程专心致志地听着,表情时而凝重,时而沉思,时而露出敬佩的目光,在王会长演讲结束后,同学们踊跃与王会长交流,说自己的收获,谈自己的疑问,台上台下互动热烈。
东莞市康复医院院长、东莞城市学院客座教授、“幸福的金钥匙——积极心理学”主讲教师钟向阳在活动中分享了他眼中的王会长身上诸多美好的镜头:“王会长多次在东莞征集肢体残疾的朋友,这些朋友不像我们的王会长这样阳光、有力量,王会长不仅帮助这些朋友联系康复资源,积极寻找社会资金支持他们,极大地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到现在为止,已经做到第三批;王会长被称为‘力量王’,他的人生奋斗历程充满了满满的能量,他的演讲话语也充满了力量。他努力动员那些不愿走出家门的朋友去感受阳光,看看外面的世界。”钟院长盛赞王会长的无私奉献精神,同时,认为他不仅在商业上取得了成功,在学业、家庭及公益事业上同样成就斐然,为学生们树立了榜样。
此次授课内容是通过精心策划在最终达成,旨在通过邀请像王会长这样的杰出人士走进课堂演讲,展示积极心理品质助力人生成功的经典案例,让学生们把积极心理学教学内容从理论认知落地到生活图景来感悟,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人生没有绝境,只有对绝境的畏惧。”王会长的感言引发阵阵掌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许修杰点评:“这堂课把积极心理学从理论转化为生命实践,王会长就是行走的‘心灵教科书’。”
值得一提的是,在互动环节中,23级土木工程专业梁竣恒同学的举动让课堂升温。他走向讲台提问:“您认为残疾带来的最大困扰是偏见吗?”当听到王会长讲述被网约车拒载的经历时,梁竣恒突然单膝蹲下,与轮椅上的讲述者视线齐平。这一无声的尊重之举,展现了城院大学生理解他人、尊重他人、积极思考的良好精神品质。
许修杰院长高度评价了此次课程的意义,认为它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心灵触碰与共鸣的机会。鲜活地诠释了:“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而今尘尽光生,照破青山万朵。”的深意,这正是对积极心理学课程精髓的最佳注脚。
通过这样的活动,再次证明,邀请相关社会人士走进课堂,用身边的鲜活案例诠释理论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良好的教育效应。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创新的教学方式,助力每位学子身心健康,茁壮成长为社会所需的栋梁之才。
(一审:贾莘 二审:黄璀 三审:许修杰 终审:叶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