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1日至22日,由优必选科技主办的“Future of Robo”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未来科技学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系的赖智坤、张权、郑晓峰组成的Crown战队,在指导老师吴蕾、王罗坚的带领下,从全国50支晋级队伍中脱颖而出,斩获全国一等奖季军。值得关注的是,三名队员中有一名为大一新生,首次参赛即在人形机器人舞台上展现出色实力。该赛项要求参赛队伍操控人形与车形机器人完成“物品运输”“障碍跨越”“物品分拣”“具身智能”四大任务,涵盖语音交互、视觉定位、多机协作等前沿技术。
未来科技学院院长杨勇虎高度重视赛事,全程协调设备与场地资源,并多次赴备赛现场督战,并强调未来科技学院大一新生就可以参赛,以赛促学。学院通过选拔机制激发学生热情,参赛名额需通过技术答辩与实战测试竞争,学生主动组建团队、优化分工。
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系一直遵循“传帮带”传统,多年来凭借“老带新”模式,获得了多个学科竞赛奖项。从机器人运动逻辑、通信协议编写到参数调试,学长手把手指导新生,利用深夜实验室攻克技术瓶颈。备赛期间,团队白天模拟赛场环境优化路径规划,夜晚针对摩擦度差异、信号延迟等问题重构算法,实现运动精度提升40%。
决赛中,团队遭遇备赛地图与赛场地面摩擦度差异导致的巡线失败、万人场域信号干扰等难题。学长迅速拆解问题,以实时调试,通信优化分工协作:一人通过视觉反馈修正运动参数,适配光滑地面;另俩人调整通信频率,解决指令卡顿与双机联动问题。最终在2小时内完成突围,赢得评委高度评价。
未来科技学院 “以赛育才、赋能未来” 的教学理念,在此得到鲜明凸显,此次获奖不仅彰显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凸显了学院人才培养的三大优势:
低门槛高成长:大一学生通过赛事快速掌握机器人开发全流程,为后续参与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奠定基础。
产教融合深化:备赛过程中,团队借鉴优必选科技“产业场景+学术创新”模式,将语音交互、多机协作等技术融入方案设计,与行业需求紧密对接。
团队精神传承:学长在备赛中担任“技术导师”,新生则贡献创新思维,形成“老带新、新促老”的良性循环,为学院机器人战队储备新生力量。目前,团队已启动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备赛计划,目标冲击全国总决赛冠军。
IROS 2025的舞台上,未来科技学院用实力证明,机器人教育的未来,始于新生力量的敢想敢为,成于师徒相授的薪火相传。这场始于实验室的征程,终将引领更多学子走向国际前沿,书写中国智能制造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