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2025.11
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会长赵康一行来我校调研座谈
2025-11-14
作者:撰文:吴锦鹏 图片:陈梓聪 编辑:邓静汶
供稿单位:融媒体中心


11月11日上午,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会长赵康,秘书长朱祖胜莅临我校,围绕民办高校办学质量、党建工作及专委会建设等主题开展调研交流。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李振华,党委书记魏东初,执行校长方伟华,副校长周庆,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海冬,康贤刚等陪同调研并参与座谈。座谈会由党委书记魏东初主持。


座谈会上,校长李振华从学校基本情况和发展规划、师生比例、专业设置、教学质量工程、科研成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他谈到,近年来学校坚持依法办学,以“党委政治把关、董事会依法决策”为治理体制,通过优化专业结构、建设产业学院、推行企业工程师进课堂及打造“三类课堂”等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24年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超200项。同时,学校加强国际交流,与30多所境外高校合作开设中美“121”双学位等项目,并致力于内涵发展,计划投入资金启动校园二期建设,致力于打造一所创新性、应用型、国际化的高水平大学。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海冬在会上介绍了东莞城市学院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他谈到,东莞城市学院党委以创建党建示范校为目标,秉持“1+2+10+N”建设思路,通过政治引领、思政育人等十大工程,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推行“三全五导”导师制、打造五彩融媒宣传矩阵等举措,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累计获国家级、省级党建相关荣誉多项,学生斩获省级以上竞赛奖励396项,获评4星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执行校长方伟华在会上作发言,他谈到东莞城市学院正以“强特色、创品牌”为发展主线,聚焦创意设计、数字商科、人工智能、未来科技四大领域构建学科优势,并通过“硬环境+软宣传”双轮驱动,系统推进品牌建设与育人环境升级。学校坚持守正创新,在强化理工科建设的同时,以非遗文化传承学院为抓手推动新文科融合,持续优化学科生态。国际化进程快速推进,中美“121”项目、港澳台交流及中韩本硕博联合培养等多点突破。在教学质量方面,学校构建了全数字化监控体系,实施教师末位淘汰机制,并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积极改造校园文化景观建设,全面夯实应用型人才培养基础。


随后,方伟华执行校长汇报了专委会工作开展情况,目前专委会已举办4期数字设计师资培训班,接下来将举办虚拟引擎作品大赛、民办高校数字专委会年会、发布岭南传统文化数字化课题等。未来,将坚持免费原则,通过举办声光电展、优化专业设置、开展培训交流、承办赛事与峰会、推进跨界融合等举措,推动产教融合、资源共享,发挥专业优势,为行业规范提供支撑。


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赵康会长对东莞城市学院的发展成效给予高度认可,指出学校正处于转型跃升的“蝶变”关键期。他肯定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务实、担当作为,在党建引领、学科专业优化等核心工作上思路明晰、举措有力,构建了坚实的发展基础。赵康会长强调,学校坐拥粤港澳大湾区得天独厚的区域与产业优势,叠加东莞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发展机遇千载难逢。他希望学校珍惜时代红利与自身积淀,以创新为引擎,深度融合外部优势与内生动力,持续深耕特色发展、提升办学水平、锤炼育人品质,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实现更大突破。

会后,我校领导陪同赵康会长一行参观了优必选机器人产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金蝶数字经济产业学院、创意设计学院、智慧教室等地。

此次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的来访,既是对东莞城市学院办学工作的检阅,也为学校搭建了与行业交流的桥梁。学校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为广东省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城院力量。

(一审:贾莘  二审:黄璀  三审:冯江博  终审:叶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