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发布了《关于表彰2025年度广东民办学校优秀校(园)长、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决定》,我校共有九名教师获得荣誉称号。
广东民办学校优秀校长
方伟华
现任东莞城市学院执行校长,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广东省民办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担任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及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担任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及协会数字创意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专委会常务副会长等职务。他长期致力于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先后在国内外多所高校担任领导职务,具有丰富的高等教育管理经验。
他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团结学校班子成员,着力推进我校治理体系改革和教育教学合格评估工作。创新“党建+学生社区”管理新模式,取得丰硕成效。他始终坚持学校应用型、创新性、国际化三个办学定位,通过巩固文科、加强工科、创新特色的思路,调整专业结构,调配办学资源,提升学校办学质量。他创设性创建了未来科技学院、优必选智能机器人现代产业学院,扩大新工科规模;大力推进数字创意、数智商科、新传媒艺术、低空经济等特色专业集群建设。他重视教研科研,不断总结办学经验,以理论指导实践,取得丰硕的科研成绩。他加大校园重要工程建设力度,不断改善校园环境和办学条件。带领广大教职员工积极参与学校招生宣传与品牌建设等各项工作。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带领全体教职工全面推进学校内涵式建设与高质量发展。他以优秀的领导能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带领学校朝着“创一流大学、办百年名校”的愿景前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为学校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和动力。
常亚婷
通识教育学院专任教师。自2019年毕业以来,她投身教育事业已满六载,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深耕教学实践与教育科研领域。她全面承担日常课程教学、专业动作编排等核心任务,熟练掌握针对不同年龄层次、技能水平学生的差异化教学策略,教学经验日益丰富并取得实效。她获得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总决赛二等奖、第一届广东省高校体育教师教学与技能展示活动操舞类项目三等奖、第七届高校本科青年教师大赛文科小组三等奖、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广东分赛优秀奖。在学术研究方面,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篇,深度参与课题研究;作为课程负责人,创新将健美操与其他体育项目有机融合,显著丰富了课程内容。
丛蕊
现任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她扎根广东民办教育一线21年,始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恪守师德师风,多次获评校级“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她以“数字赋能、文化传播”为核心,构建“科研引领-产教融合-竞赛验证”三维创新教育体系,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与人文素养为己任,在教学中默默耕耘,于平凡中见初心。她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广东省哲学社科项目等各类课题;创办东莞城市学院坚朗创新班,基于企业真实需求开发《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数字化资源库,通过产教融合提升育人质量;近三年指导学生获学科竞赛奖27项(国家级12项、省级15项)。她以21年的教育坚守诠释了新时代高校教师的使命担当。她以科研创新破解教学难题,以产教融合赋能人才培养,以竞赛指导检验育人成效,以评估建设促进专业发展,构建了"研-教-赛-评"四位一体的育人体系。
付佳荣
现任法学院副院长,东莞市社科联、社科院首批特约研究员、广东社会学学会理事。他是校级卓越教师,并获得校级“优秀教师”、“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他扎根教学,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一直位于学院前列,获得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二等奖、校课程思政教学大赛二等奖、校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并获得广东省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三等奖。在教科研方面,主持和参与多项教科研项目,发表论文数篇。在专业竞赛方面,多次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省市级奖项,包括正大杯全国总决赛三等奖,陆由杯广东省一等奖,积途杯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广东省社会治理调研大赛一等奖等。在“百千万工程”服务中,主持的“党建引领,五社联动”禁毒调研项目获得广东省乡村治理调研大赛三等奖以及东莞市横沥镇党委的高度肯定与感谢信。
卢娟
创意设计学院专任教师。她以坚定的信念和饱满的热情扎根教学一线,深耕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育领域,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在教育教学、学科竞赛、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领域屡创佳绩,多次学年绩效考核排在全学院第一,以实际行动诠释对民办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与热爱。她获评校级“优秀教师”、“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获得校级成果奖一等奖、校级青年教师比赛三等奖、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广东分赛暨广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团队三等奖、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广东省学校美术与设计学科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广东省本科在校开放优秀教学案例三等奖等。她发表论文论文30余篇,主持及重点参与科研项目 15 余项;她指导学生在广东省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广东省计算机设计大赛、大学生文明创意大赛等众多赛事中获得奖项。作为数字媒体系主任,她带领团队成功申报并完成《数字媒体艺术》省级一流专业、省级特色专业、课程思政专业建设。
王蓉
新媒体与艺术学院专任教师。她始终坚守教育教学一线,在舞蹈教育领域展现出卓越的专业素养与育人情怀,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秉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理念,持续提升教学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她获得广东省第二届高校美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她发表论文5篇,主持和参与各项课题多项。她指导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设计项目《踏梦舞蹈工作室》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设计项目《艺舞文化》,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她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得广东省第四届大学生舞蹈比赛专业组三等奖、第十三届广东大中专学生舞蹈大赛获得专业组三等奖、第十七届广东省大学生舞蹈大赛专业组三等奖、“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团日活动成果展校级二等奖。她用专业与热情引领学生在舞蹈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舞蹈人才。
广东民办学校优秀教育工作者
何帅
现任创意设计学院院长、设计学科带头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教育部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指委广东省专家、广东省学校美育工作专家、东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特约研究员、东莞市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及东莞市文创工作坊负责人。他长期致力于设计学领域的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在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数字媒体艺术等领域成果显著。他始终坚守设计学一线教学岗位,形成“理论+实践+项目”的三段式教学模式,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他主持校级课程思政试点专业、校级课程思政试点学院、省级一流课程和国家级一流课程等项目,牵头申报并获批省一流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省级试点学院,制定 “四段小课”(设计基础、技能、方法学、综合项目)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育人体系。他以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为导向,构建“数字内容创意”、“视觉媒介与文创设计”、“智能生活创意产品形态设计” 三大学科方向,大力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他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出版专著1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设计作品多次入选省级展览。
鞠晓红
现任教务部部长、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她获评“教工校园十佳”、“优秀党务工作者”、校级“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等称号。2016年至2021年间,按照组织工作安排,担任东莞城市学院机关二党支部书记,积极组织全体党员与教职工共同创新和推动党建工作,机关二党支部连续三年获评为东莞城市学院“先进党支部”。她积极承担课程教学任务,有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工作,在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中,逐渐积累了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深入挖掘和有机融入思政元素的实践经验。她深度参与学科、专业、课程建设工作,结合专业教学和管理工作实践开展教研和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省级、市级和校级教研、科研项目9项,参与教育部首批新文科项目研究。她积极开展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工作,作为执笔人深度参与三项教学成果奖评选工作,并分别获校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该同志积极运用专业理论围绕管理实践和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发表论文20余篇。她全面主持教务部和教师发展中心工作,具体包括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和教师培训工作,带领工作团队规范有效开展常规工作,创新高效推运建设改革工作。
刘鹤鹤
现任商学院党总支书记、商学院副院长。她获评校级“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辅导员”、“优秀共产党”等称号,获得广东省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入围奖及“最具新媒体影响力辅导员”称号,获“广东省高校学生工作优秀案例征集一等奖”。在从事党建工作的15年间,她不断探索基层党建的新思路、新途径、新载体,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和内涵式建设,以“七个有力”建设为抓手投身党建“双创”工作。她指导学生党支部获得省高校“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负责学校首个“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建设单位建设,负责东莞市民办高校首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建设单位建设,作为核心骨干参与申报“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并成功立项。她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省高校党建研究会等各类课题,发表论文10余篇,以思政研究助力党建实践。
百舸争流千帆竞 乘风破浪正当时。他们展现了城院人最好的青春风貌和奋斗精神,相信城院师生在未来的道路上,仍会砥砺前行,超越自我,追求卓越。
(一审:贾莘 二审:黄璀 三审:张兰 终审:叶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