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2025.02
“火焰蓝”相伴“志愿红”同行 城院学子投身家乡消防安全事业
2025-02-10
作者:编辑:孙雅欣
供稿单位:融媒体中心

“火焰蓝”相伴  “志愿红”同行  红鹰消防志愿队  实施2025年寒假“返家乡”项目     

项目背景  

 为全面、深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呼应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的“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战略部署,切实落实共青团东莞城市学院委员会关于寒假社会实践工作的具体安排,团队毅然决定,充分利用寒假时间,投身家乡消防安全事业,以实际行动为守护家乡平安贡献力量 


项目目标

本次项目深度聚焦于“防火”“智能”“科普”三大核心维度,精心规划、科学设计具体的实施路径。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举措,致力于全方位提升城中村居民对消防问题的关注程度,强化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与此同时,项目以形成一套具备高度可复制性的成熟方案为重要目标,力求打造广东省消防志愿队伍的广州特色品牌。


团队实践内容

为助力家乡筑牢消防安全防线项目团队积极投身返家乡项目围绕着三个关键维度稳步推进实践

三个维度

01

“防火” 维度:社区与城中村消防宣传+巡查

为扎实推进2025年“返家乡”项目,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落地见效,红鹰队伍携手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广州市妇女联合会等多部门,协同发力,从项目实施的精细规划到人员保障的全面落实,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创新性地采用“引进来”与“走出去”双轨并行的策略。一方面,积极“引进来”专业领域的权威人士,邀请他们深入项目,开展专业且细致的讲解;另一方面,主动“走出去”,通过举办讲座、社区宣传、线上课程等多元化形式,广泛普及消防法规知识,传授火灾预防要点与逃生自救实用技巧,全方位提升大众的消防安全意识与应对能力 



“智能” 维度:消防 3D 建模与技术应用拓展

在此次项目中,红鹰消防志愿队伍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运用快速三维建模、WEBGIS等前沿技术,深度协助消防部门,全力打造新型立体可视化数字化灭火救援预案建筑模型。这一创新成果,极大地提升了灭火救援预案的科学性和精准度。借助该模型,消防指战员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火场态势时,能够迅速、精准地洞察现场情况,基于实际需求,科学合理地调配人力与物力资源,实现灭火内攻救援力量的精准部署,有效提升救援效率,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筑牢坚实防线。



“科普” 维度:消防知识实验课程与宣传创新   在消防安全教育领域,团队始终坚守“寓教于乐”的核心理念,以创新思维开拓多元教育路径。于学校、社区活动中心、企业培训室等多种场所,匠心推出“走进科学消防”系列课程。课程深度挖掘高校物理、化学等多学科知识,将其巧妙融合,打破传统教学壁垒。通过趣味互动实验,如燃烧条件探究、灭火器原理演示,以及真实火灾案例深度剖析,让抽象的消防知识变得生动直观。这不仅激发了群众的学习兴趣,更引导他们深入了解火灾成因与灭火原理。系列课程在不断拓展宣传范围,全面扩大覆盖面的同时,有效提升了消防知识传播的影响力,切实增强了公众的消防意识,为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线奠定坚实基础 


三个阶段01

第一阶段(110- 118日)

红鹰消防志愿队结合团市委、广青协2025年“新年第一愿一喜迎全运·青春志愿行”广州中小学生志愿服务行动倡议工作内容,制定实践活动的具体安排,做好志愿者保障工作,促进“返家乡”项目工作实施。

02

第二阶段(125- 215日)

红鹰消防志愿服务队联合天河区珠江东消防救援站,按照“返家乡”项目工作项目安排,开展消防类公益志愿活动相关工作。第三阶段(216- 221日)

“返家乡”项目进行全面总结,整理活动资料。组织团队成员召开总结会议,分享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分析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项目预热活动

110日,红鹰消防志愿服务队奔赴广州市天河区珠江东消防救援站,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项目预热活动。在站内,队员们有序参观了各类先进的消防救援设备,认真聆听专业消防员对灭火救援流程、应急处置技巧的详细讲解,沉浸式学习消防救援知识与技能。此次参观学习,是红鹰消防志愿服务队为“返家乡”项目精心筹备的重要一环,力求让队员们在实践前积累丰富经验,提升专业素养,为后续项目的顺利开展夯实基础。




(一审:贾莘  二审:黄璀  三审:陈晓萍  终审:叶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