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蛇年首个工作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再次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为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绘就新蓝图,吹响奋进号角,传递发展信心。2月6日,东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对照省委“1310”具体部署,落实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要求,扎实推动东莞高质量发展。
东莞城市学院执行校长方伟华表示,东莞城市学院作为一所扎根东莞,面向广东的应用创新型大学,始终坚持“创一流大学 办百年名校”,矢志打造一所创新性、应用型、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近年来,学校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教育强省战略,贯彻东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不断提升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展现城院的作为。
【01】党建引领学校发展
学校完善“大思政”育人新格局,通过实施十大工程,打造N个党建与思政品牌,形成“三全育人”大思政育人格局,构建了“三全五导”成长导师制工作体系,搭建干部交流平台,提升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实行党建工作量化考核,打造一院一品牌,推动党建工作与学校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
【02】加快推进内涵建设
学校结合国家战略发展趋势和地方产业、行业变化,重点打造“智能制造”“数智商科”“文化创意”学科专业集群。系统构建并实施“三级五阶四项”教师教学发展体系,组织教师在各类教学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教师指导学生累计获得各类奖项1371项,其中国家级316项,其中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的“英特尔”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中,我校获得全国二等奖,是获此殊荣全国唯一的民办本科院校。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等9个专业成功通过IACBE国际商科专业认证,成为全国第三所通过该认证的高校。
2025年,学校成立了未来科技学院,抢抓新工科发展机遇,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国际化应用型办学水平,打破学科壁垒,通过跨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学校通过开展“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赛教融合”学科竞赛,争取各获奖项数量提升10%以上。
【03】加强学科基础建设
学校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实验实训室建设力度,2024年,投入1000多万元重点建设了人工智能、数智商科、新媒体艺术等领域的7个实验室项目。
2025年,学校将进一步加大实训实验室建设,计划投入3000万元,加强实训实验室建设,重点建设“数字创意媒体实训中心”“智慧融媒体中心”,商学院实训实验中心和国际学院“智慧教室”,为相关学科专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04】学生社区创建特色
学校创新性地打造了PDB-cheps新型社区育人平台,把“把支部建在社区上”,建设功能性学生社区党支部6个,构建全覆盖的社区管理体系,激发学生的自治能力。
2025年,学校将继续加强学生宿区建设,争取打造成广东高校“党建+学生社区”管理的样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效推动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深入落实。
【05】科研工作再出新绩
学校高度重视教研科研工作,2024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等各类项目220多项,完成横向项目36项,发表论文430篇,其中SCI、SSCI、EI、CPCI、北大核心等高水平论文共计124篇;获得授权专利37项;出版著作20部。2024年,举办了“数字创意专业发展趋势与挑战学术研讨会”“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高峰论坛”学术研讨会40余场大型学术讲座,并开展各类中小型学术交流、研讨、讲座等活动100多次,汇聚了1000多名高校知名学者专家、业界精英、企事业高管参与学术交流、研讨,推动了学校学术、科研的发展。
2025年,学校将继续加大科研工作支持力度,争取科研立项再次突破国家级立项,科研成果质与量再次取得新突破。学校继续做好以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学术文化建设,引领学校科研文化氛围。
【06】有序推动合格评估
2025年,学校全面启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工作,制定了“东莞城市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工作方案”,围绕评估中心工作,推进学校财务预算改革,编制财务预算确保了教育教学、科研课研、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校园硬件软件等各项建设,严格按照合格指标体系,对标对表,有序推进和保障学校合格评估工作。
【07】人才强校激发活力
学校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激发体制机制活力,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引进各类人才140人;教师获批东莞市“特色人才”一类人才1人、四类人才1人;学校350多名教师获市、镇财政“创新人才”“能力提升”等综合类补贴,总金额达1000多万元。未来学校将深化岗位聘用改革,为学校发展提供人才动力。
2025年,学校将继续深化岗位聘用改革,健全岗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将推行相关管理人员竞聘上岗以及先进个人竞选评优机制,全面激发学校活力。
【08】积极推进国际教育
2024年,学校新增了多个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与英国桑德兰大学、韩国湖西大学、马来西亚英迪国际大学和中国台湾佛光大学等多所高校达成合作,拓展了学生海内外交流学习的渠道,学校与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卡尼尔校区开展合作“121”双学位项目,获得广东省教育厅审批,实现满档招生并顺利办学。
2025年,学校继续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加强与国际知名高校和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拓展学生国际学习渠道,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国际发展空间。继续做好中美“121”项目,扩大专业数量和招生数量,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学科竞赛和交流活动,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在国际化办学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09】品牌建设引领招生
2024年,学校招生工作推陈出新,重视品牌建设,招生实施“线上化、电子化、信息化”,招生直播达463场,总点赞量累计高达215万次,发布推文近1000篇,浏览量300多万人次。学校成立了“网络电视台”,整合校内外多方资源,从速度上,质量上不断创新突破,宣传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视频号长期居广东高校前列。
2025年,学校招生工作将继续加强直播工作,形成良好的招生环境,招生录取指标与录取分数线再上新台阶。学校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以“网络电视台”引领学校品牌建设,以新技术、新媒体引领品牌建设发展,打造学校品牌宣传特色。
【10】加快校园二期建设
2024年,学校增大投入,加强学校设备设施、校园环境、后勤保障等工作,加快“两山一湖”校园景观建设,完成前山公园“非遗创意工作坊”的建设,共建“莞香林”,助力东莞“非遗”文化建设。完成足球场、篮球场翻新工程和校园导视牌更新升级工程,完成安装人脸识别系统和学生生活区电磁门禁系统、智能热水电表,实现校园智能化管理,建设美丽城院,平安城院。
2025年,学校二期校区建设项目获批东莞市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学校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加快校园二期工程建设,预计投资8.7亿元,建设教学楼、学生宿舍楼、教师公寓、国际交流中心、学生食堂及运动场等,总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进一步拓展办学空间、改善办学条件、推进学校高速度高质量发展
2025年,学校将全面落实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和教育工作会议具体部署,落实东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聚焦内涵建设,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围绕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坚定信心、奋发有为,用行动答卷、用结果说话,激发更加昂扬向上的新气象,努力把学校建成创新性、应用型、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一审:贾莘 二审:黄璀 三审:叶凯贞 终审:叶云峰)